图片
第二讲,我们提出了把脉的两大提纲
正脉提纲:位,数,形,势
变脉提纲:微,甚,兼,独
其中把正脉提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,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:先摸脉的寸关尺,再摸浮中沉。然后脉数如何,是迟是数是促是结代。然后,摸这个脉管的粗,细,软,硬,之后细察脉中气的状态。
在文章最后我们列出了二十四象汇通,也就是周学海先生把脉感拆解并细化为了二十四个象,由这些单元组合便是二十八部脉象。
二十四象
浮沉,以诊气之升降
迟数,以诊气之静躁
强弱,以诊势之盛衰
刚柔,以诊形之软硬
滑涩,以诊形之枯润
断续,以诊气血通塞
长短,以诊气之郁畅
高深,以诊气之嘘吸
薄厚,以诊血之盈虚
敛散,以诊气之寒热
宽窄,以诊气血之寒热盈虚
粗细,以诊气血之寒热盈虚
相对于下面的二十八部脉来说这些触觉更加直观,也比排列组合后在心里有个基本的模型,然后再对照濒湖脉诀中的诸多类比就会容易理解许多。二十八部脉
浮沉迟数虚实滑涩
长短洪微细濡紧弱
弦缓动促结代牢革
伏芤散疾脉之总扼
在此,我给根据重订诊家直诀的组合,对应濒湖脉诀的相类诗,主病诗以及文魁脉学的细说,进行一个展示。希望能对初涉脉诊的朋友有所帮助,由于篇幅所限,只举三组脉象,也不见医案了。以后二十八部脉都会以这个模式佐以医案讲解。
1
革脉
浮薄而硬,革也。体状诗:
革脉形如按鼓皮
细说:
革脉,是在浮部有弦急的感觉,如按着鼓皮似的,沉取弱无。
主病诗:
女人半产并崩漏,男子营虚或梦遗。
细说:
革脉是一种精血大伤之脉,多见于久病正气大伤,或产后失血过多,或崩漏日久之人。一般重病或重度虚弱之病人,以血虚为主时,常出现革脉。
2
芤脉
浮薄而软,芤也。
体状诗:
芤形浮大软如葱,按之旁有中央空。
细说:
芤脉是一种失血的脉象,一般多见于暴然失血过多的病人。芤脉的形态是浮大而软,按之中空,两边实,状如葱管。
主病诗:
寸芤积血在于胸,关里逢芤肠胃痈。尺部见之多下血,赤淋红痢漏崩中。
细说:
芤脉,多见于暴然失血之后,因失血过多虚火上炎,所以脉形多见浮大,因暴然失血过多,所以脉管明显空虚,故见中空,与久病虚弱的革脉不同。
3
长硬而敛,紧也。
体状诗:
举如转索切如绳,脉象因之得紧名
总是寒邪来作寇,内为腹痛外身疼
细说:
紧脉,是脉搏往来有力,像绳索一样搏动弹手;又好像手摸着绷紧的绳子一样,上下左右弹手;又好像用藤条穿算子眼一样,左右上下弹动。这都是形象地说明它的紧、颤、抖的特点。紧脉与弦脉必须认真鉴别,弦脉是端直以长,平稳而不颤动。紧脉则是颤动而不平稳。
主病诗:
紧为诸痛主于寒,喘咳风痫吐冷痰
浮紧表寒须发越,紧沉温散自然安
细说:
紧脉主寒主痛,一般说 风寒外束,多见浮紧,因寒作痛多见沉紧;若在关脉见紧滑而实者,多为宿食;尺部见紧多是寒疝,必见少腹痛等病症。
好,我们可以看到根据二十四象的汇通,可以得到二十八种脉象。继而根据脉象得出患者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等,诸多病理状态。因此得出不同的治疗方案。这便是对脉的拆解。
在此附上原文:
会通者,二十四象互相加乘。
以求合于古脉而诊百病也。
如浮薄而硬,革也;
浮薄而软,芤也;
浮厚而敛,弦也;
浮薄而散,微也;
长硬而敛,紧也;
短软而散,濡也;
高而数,促也;
深而迟,伏也;
短而刚强,动滑也;
断而柔弱,结代也;
长厚硬敛,弦牢也
长厚柔散,洪缓也
最后回答一下大家对:高深,以诊气之嘘吸。这句话的疑问,理解这句话要从:高而数,促也,深而迟,伏也;这里参照理解。所谓高和深,就是浮和沉,但不同于浮位和沉位,这里讲的的是一个向上和向下的趋势,高为浮而有力,深为沉而有力。前者为静后者为动。所以诊察的是体内气之布达能力。
图片
讲到这,基本上正脉提纲的内容都介绍完了。但每一个象,在指下的感觉却是要真真切切磨出来的,在此就无法用文字概述了,我们开始讲变脉提纲:微,甚,兼,独。
微与甚
临床中确实有些病是可以出现典型脉象的,比如麻黄汤证,脉皆为浮紧,如果患者出现烦躁,脉中取有力,就要变为大青龙汤证。只是脉力度的变化就转变了处方。我在临床中,经常先针后药,针可以舒达气机,通畅血络,调畅经筋,瞬间缓解症状,再用中药调整脏腑失衡补益不足,或攻伐淤滞。如果疾病简单针就之后于针灸之前,完全是两个脉象,不仅病症消失,脉象也恢复正常,那基本就不用开药了。但更多情况下是症状消失,而脉象变化不大只是由甚转微,或者由微转甚。
案例2
患者眩晕来诊面色白,六脉皆沉细无力。针:百会,中脘,关元,足三里,肾俞,灸神阙。皆为补法,行针完毕,头晕大减,面色转红。但脉象仍沉细只是微有力,此为微转甚。处方补中益气温阳之药,复诊时脉皆起,有根有神。
案例3患者晕厥被抬入诊室,双手紧握,脉沉弦滑有力,面色赤,家属言其与人争吵后突发晕厥。针:人中(捣刺)合谷太冲,行泻法,患者神志转清,但口不能言,以手擂胸,此内关,公孙,三阴交。患者长叹一声,遂能言。天突穴行金钩钓鱼针法,吐黏痰。手可张,神清,胸闷消。脉稍起仍沉,滑弦减。处方疏肝化痰之药,一周后痊愈。
以上两案皆是,脉象基本不变,但于脉位,脉形,脉势,上有轻微转变,病机症状皆有大转变。所以二十八部只是,悬拟其象,以明大纲。任何一部脉都有微甚之别。就像吃火锅也有个微辣,中辣,特辣之分。所以在临证中要一直感觉治疗后哦,脉的轻微变化感知疾病趋势。兼与独
如果微与甚是针对二十八部脉的某一个脉象而言的话,那兼与独则针对的是脉位。脉的浮中沉分别出现不同脉象相兼,左右手的寸关尺,出现不同脉象相兼。当然三部九候的每一侯也可以出现相兼脉象。此时卫气营血辩证可以落实到浮中按沉,不同的层面。五脏生理功能可以落地到每一部脉上。分享两个医案,看一下兼脉于不同脉位上如何分析。
案例4
患者风疹,久治不愈,躁扰不眠
外用激素膏,初可止痒后起硬痂来诊时,烦躁不宁面红,脉浮数沉取左关兼有弦滑,右兼小细数。弦则为郁,细为血虚,滑脉主痰,小乃阴伤,数为阴虚内热。舌红且小苔少,有肝郁线舌根腻此为风热在表,血虚阴伤,阴虚肝热,且有痰热郁结,先清肝热化痰浊,和阴分,以养血为本。风热在表,酌加散风热之品,务求肝热减,阴分和则风热邪去,故以脉定法以法定方,遣方调药并之以针,愈
案例5
患者水肿一年余,轻重反复前几日淋雨后下肢伴有腹胀伴有腰沉不欲食,小便不利右寸脉虚,关弱,尺沉细弱右寸为肺,虚则肺气不足故水液不可下输膀胱,右关为脾脉弱则脾之运化不利,尺为肾肾气虚弱,气化失常,水邪泛因此腹胀浮肿腰沉,肺肾气虚不能温化水湿,寒湿下蓄而病针补肺太白太渊,补肾复溜经渠中脘三指飞刮取热以醒脾健运,阴陵泉子午捣臼法,留针时现周身温热,周身汗出足心尤甚起针如厕,排水排便,肿减半药:益气温阳,利湿消肿黄芪12茯苓9厚朴5鹿角胶3桂枝5防己5甘草6附子3两剂,服药后次日反馈痊愈
得出诸多相兼脉象之后,如何分析是关键,在此我比较认同赵文魁先生在诊脉八纲上的论述。还有萧通吾先生在六部脉上五脏生理的歌诀。一并附于文末。再讲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一一捋二十八部脉象了,讲解过程皆是学习先贤们的著作,偶有所感,临证偶有所获,在此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够都有进境。
诊脉八纲
1.表脉— —浮。
2.里脉—一沉、牢。
3.寒脉—迟、缓、结、紧。
4.热脉—数、动、疾、促。
5.虚脉一一虚、弱、
微、散、革、短、代。
6.实脉一实、长、滑。
7.气脉一一洪、濡。
8.血脉一细、弦、涩、芤。
浮脉脉诀(左)
左寸脉浮是伤风,目眩头痛风痰壅
浮兼虚迟心气少,心神恍惚不安宫
浮散心气虚烦躁,洪数心经被热攻
左关脉浮主腹胀,数因风热入肝中
怒气伤肝脉浮促,心胸逆满不相通
左尺脉浮小腹胀,膀胱风热是尿涩
芤则男子必尿血,妇女崩带定无疑
迟是疝气脐下痛,浮而无力是肾虚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恒指期货开户配资,配资的好处,国家正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